枕琴听友

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不见五陵豪杰墓,无花无酒锄作田。

北京游记(卷五)

第五天我们上午去了始建于元代的国子监和孔庙博物馆。由于我前一天三点四十的时候预定了这一天的票,所以我们直接进去了(门票30)(国子监所在位置也独具特色,原来叫成贤街,是北京唯一一座保存四座牌楼的古巷,博物馆前面有下马石等)。孔庙与国子监合于“左庙右学”的古制,我们先去的国子监,国子监是清光绪废除科举前中央最高学府,又名太学,与孔庙相邻。
整体建筑坐北朝南,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(大门,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,)

太学门(二门)
琉璃牌坊(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,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。建于乾隆四十八年)
泮池
辟雍(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,建于中轴线中心泮池(我在那给我爸讲了唐伯虎、张灵等“狂生”在他当地的书院泮池里洗澡的故事,还讲了于谦在泮池帮助学官的故事)的四方高台上,象征天圆地方。自乾隆以后每逢新帝继位,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,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)
彝伦堂
敬一亭(建于嘉靖七年,设有祭酒、司业的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,是国子监祭酒(校长)办公的场所),
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,(其中六堂是学生从低到高的班级排位,东侧为率性堂、诚心堂、崇志堂,西侧为修道堂、正义堂和广业堂)还有一些清代御制的碑文,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,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。

 我们一路沿着树荫遮蔽的青石板路进行参观,看到最后一个厅《乾隆石经》的时候,由于时间的关系,只在门口匆匆浏览了一下解说牌。这部乾隆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四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12年手书而成,(乾隆二年写成。乾隆五年,江南河道总督高斌(即著名小可爱高贵妃之父)将此经献给乾隆皇帝)由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共计十三部儒家经典组成,也称“清石经”。中国最后一部官刻儒家石经,是中国仅有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。位于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上。

乾隆五十六年特旨钦命和珅、王杰(著名的布衣宰相)为总裁,董浩、刘塘、彭元瑞、金简(《延禧攻略》里将他设定为大小金贵妃之兄,印象深刻)为副总裁,并派金士松等八人随同校勘,将石经置于东西六堂,供师生学习研讨之用。

全部石碑总计189块,63万余字,规模宏大,楷法工整,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“开成石经”,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。 

看完国子监,我们便来到了紧挨着它的孔庙。孔庙又名先师庙。始建于元大德六年(1302),大德十年建成(1306)。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,又名“先师庙”。主体建筑都覆盖黄色琉璃瓦,是封建时代的最高建筑规制,凸显皇家气派。北京孔庙与其他地方的不同,在于他有进士提名碑。(现字体已模糊不清,来之前试图寻找那些明代著名的进士如袁崇焕、李东阳等都没有找到)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天祥在南宋理宗宝佑四年考取状元

进了第一道大门先师门,迎面就是大成门。大成门于清代重修,中间的御路石上浮雕海水龙纹厅图样,五龙戏珠,栩栩如生。
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,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。这是乾隆时仿上古石鼓遗物刻制的。还有张照书写的韩愈的石鼓歌碑一块。

石鼓同样是《国家宝藏》第一季第一集第三个故事所提到的梁家辉所守护的文物,被称为“中国九大镇国之宝”之一。每个重约一吨,秦时的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,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,乃篆书之祖。自明清以来,“一字抵万金”,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。唐时第一次出土,宋时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曾发现九块,并因最后一块而仕途尽毁,身陷囹圄。(最后一块“乍原石鼓”偶然间被发现于屠夫家中,已作为舂米用具,中间掏空。仅剩四行文字)。

石鼓曾有著名的“盛世时出,乱世时没”的预言,在近代还经历了著名的国宝南迁,站在大成门前,想起历史上那段沧桑岁月,怎能不让人生发感慨,并因此产生爱惜国宝珍视和平之感。

进了大成门,便是大成殿。每逢祭孔大典,这里便钟鼓齐鸣,乐舞升平,仪仗威严。大成殿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,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,明永乐九年重建,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七间扩建为九间。殿内金砖铺地,内施团龙井口天花,其规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,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。殿中供奉孔子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木神主,两边设有配享的“四配十二哲”牌位(即传说中享孔庙冷猪肉者)神位前设案,上设礼器均为乾隆时的御制真品。大殿内外高悬康熙至宣统共9位皇帝的四字御匾,是珍贵的文物。

国子监与孔庙内设了许多展览,有国子监原状陈列展,金榜题名——中国古代科举展,大哉孔子展、孔庙历史沿革展等。由于有了去年在南京江南贡院两天的参观学习,看到这些展览的时候便显得不再陌生。(经过商辂的时候,我给我爸讲了一下明朝两个连中三元的人,另一位是黄观,他因得罪明成祖,被削去状元资格)



  绘有历仕永乐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统四朝的三位台阁重臣杨荣杨溥杨士奇(“三杨”)的《杏园雅集图》

孔庙里还有一棵触奸柏,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、大经学家许衡(与吴澄并称“南吴北许”)所植,明代奸相严嵩代嘉靖祭孔,经过此树下,狂风骤起,吹动树枝掀掉了他的乌纱帽,后人说此树有灵可辨忠奸,就称它为触奸柏。


出了孔庙,迎面就是雍正浅邸及乾隆出生地雍和宫,由于先后出了两位皇帝,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,与紫禁城皇宫同等规格。乾隆九年,雍和宫改为喇嘛庙,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(无定员),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。

雍和宫因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,因此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有藏式的大门和众多唐卡(还藏着《大藏经》,以及用藏语写成的楹联)。雍和宫因为是与西藏地区同时选活佛的地方,因此显得庄严神圣。宫中有木雕三绝,即五百罗汉山、白檀木的二十六米(地下十八米,直径八米)的大佛和楠木佛龛。在雍和宫里我们看到了诸多藏地与中原雕刻精美(一看就闪着土豪气质)的法器与用具,还看到了选择活佛的掣签金瓶(这对于我们这样不想冒着高原反应风险去西藏的人来说,也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),以及乾隆皇帝于龙兴之地盛京亲自猎得的一只大熊标本(现仅存木雕)。

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喜于1780年(乾隆四十五年)由西藏赴京贺乾隆皇帝七十大寿,自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之后,他是第一位晋京朝觐的班禅。他率众从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,历经一年零一个多月,到达承德避暑山庄。乾隆为他的到来做了精心准备和周密布置,特地在承德仿效扎什伦布寺建了须弥福寿寺,作为他的驻锡之地。乾隆本人还学习了藏语。

六世班禅在承德为乾隆皇帝祝寿活动结束后,于九月抵京并驻锡西黄寺。为了迎接他,乾隆在保和殿赐宴,宴毕,六世班禅奉旨在西黄寺开始抄写经书,并在扉页题记中写道:恭祝我大皇帝万寿无疆。此后,乾隆与六世班禅多次往来于皇宫和西黄寺之间。

六世班禅后因感染天花,于十一月初一发高烧,乾隆亲赐貂皮大氅等并作诗为其祈寿,十二月初二,六世班禅在西黄寺内圆寂,乾隆闻讯十分悲痛,并为之辍朝一日,以示哀悼。 


从雍和宫出来,匆匆赶往军事博物馆,只看了我最喜欢的厅(历代军事陈列)(只看到明朝之后,粗略看了康熙平三藩),便已到了闭馆时分。一路赶往火车站,只买到了八点出发去天津的票。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北京之行。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国姓瓶

评论

热度(3)